您当前位置: 365best体育登录入口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类别: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4-09-29 09:45:22 浏览: 次
365best体育(官网)-登录入口冲刺广东首个千亿县谁能率先突围?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底盘,映证了大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9月13日,广东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围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健全实施“百千万工程”体制机制,以优化完善“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为牵引,突出“强县”健全动力机制,着力提升县域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强化县域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深入推进强县扩权和扩权强县改革、镇街管理体制改革。
县域经济发展薄弱,一直是广东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突出短板。省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广东57个县总面积占全省71.7%,县域GDP只占全省12.5%。近期,《2024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发布的一组数据更引人注目——截至2023年,中国千亿县GDP总量达9.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7.6%。59个千亿县中,33个来自长三角,而经济大省广东却至今未诞生一个千亿县。
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正在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下半场的主角。作为经济大省,广东如何开发出广阔县域的经济腹地潜能,把县域这块“短板”转变成“潜力板”,将是锻造更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努力拼出首个千亿县,不仅是众多县市的目标,更寄托了广东实现县域经济突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期望。
2007年,江苏省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成为千亿县。时至今日,这3个县级市依然占据着中国千亿县排行榜的前三位。
这些年来,千亿县的“聊天群”不断加入新成员。尤其是过去10年间,中国千亿县数量快速增长,从2013年的9个增至2023年的59个——10年增加了50个。在2022年数量“狂飙”的基础上,2023年的千亿县名单,继续新增了5位新成员。10个县市GDP超过2000亿元。其中,江阴市、昆山市2023年GDP分别为5140.6亿元和4960.5亿元。这样的经济体量,已经可以与不少城市比肩,甚至跑赢一省。
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千亿县”发展研究报告(2024)》指出,59个千亿县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4.8万家,占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数的10%,平均每个“干亿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820家。
去年,59个千亿县以全国1.2%的陆地总面积、4.5%的常住人口,贡献了全国7.6%的GDP、1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产值、10%左右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江苏是“千亿县”最多的省份,共有21城入围。不仅如此,江苏还占据了千亿县前10中的5个席位。
江苏之后,浙江省慈溪市和义乌市分列千亿县第6和第10。在新增的5个千亿县中,浙江独占两席,为平湖市和宁海县。
在这些经济大省,千亿县已经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单元。2023年,江苏省21个千亿县贡献了全省三成GDP,浙江省9个千亿县贡献了1.4万亿元GDP和1.3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
占据全省七成面积的广阔县域,至今未能诞生一个千亿县。最接近千亿经济总量的排头兵——惠州博罗县,2023年GDP为838.9亿元,距离千亿也仍有距离。
7月,发布《2024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揭晓“2024赛迪百强县”榜单,广东首次有两个县市上榜,均在珠三角。其中,惠州博罗县排66位365best、肇庆四会县排87位。
反观长三角,43个县市入围“百强县”,占比超四成。其中,江苏25个、浙江15个、安徽3个,排名大多位居前列。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县域经济课题组历年公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名单中,广东县域的上榜数量和位次表现同样欠佳。
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为什么缺少千亿县?究其原因,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自然禀赋和两地不同的发展路径,是造成两地县域经济差距的深层原因。
从自然禀赋上来看,广东与江苏相比,平原面积少,山地丘陵多。江苏的平原面积占比86.90%,广东平原面积占比仅有21.7%,其余都是经济发展难度大的山地、丘陵,而广东的县域也大都集中在山地、丘陵地带。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认为,受益于广阔肥沃的平原,江浙一带人员货物往来频密,素有经商办厂的传统,民营经济起步较早,形成了早期发达的乡镇经济,成为后来县域经济的核心单元。而广东的大经济体都集中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平原一带,受益于香港这一国际窗口,在改革开放前后引领了全国城市化的浪潮,而有着广阔县域的粤东西北山区发展却比较迟缓。
回顾广东的城市化进程,广东自上世纪90年始大量撤县设市。在本世纪初,广东开始进入撤市建区阶段。截至2023年末,广东省设有21个地级市,65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共122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4个万亿城市,早已不再设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县域经济课题组组长吕风勇看来,“撤县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走得早、走得快,是广东县域经济出现“断层”的主要原因之一。
广东经济第一大省的实力,从百强区榜单上更能体现。8月2日,发布的“2024赛迪百强区”榜单显示,珠三角共有17个城区上榜。其中全国前十榜单中,珠三角城市独占8个,分别是南山区、天河区、福田区、宝安区、龙岗区、顺德区、黄埔区、南海区。其中宝安、龙岗、顺德和南海就是由撤县设区发展而来。2023年,南山区和天河区分别以8566.02亿元和6551.26亿元的GDP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福田区超过5700亿元,宝安区和龙岗区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以上5个百强区,组成了广东的“5000亿强区俱乐部”。加上榜单前十的顺德、黄埔和南海三区,总体量超过4万亿元。
而广东“区强县弱”的局面,也从另一份榜单中可以得到印证。赛迪今年5月发布的“2024镇域经济500强”榜单,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广东镇域经济之强。在全国500强名单中,广东有98个镇入选,其中38个镇跻身全国100强。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广东入选500强的98镇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东莞(28个)、广州(16个)、佛山(16个)、中山(13个),非珠地区只有25个。
“区强县弱”,成了广东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课题。广东省委党校教授、省政府原参事陈鸿宇认为,广东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迟缓,是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之间发展不均衡、不协调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缓解的外化表现。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胡刚看来,江浙一带县域经济发达,是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相对平衡的表征,“以浙江为例,几个中心城市分布均匀,规模比较均衡,形成了对周边县市的广泛辐射效应,带动了一批强县的诞生。”
县域发展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关键环节。县域经济规模总体偏小,是广东的突出短板。
为破除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广东推出重磅举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县域振兴为核心抓手和切入点,推进强县联镇带村。
千亿县已不仅是一个符号,他们代表了中国广阔县域的“头部势力”,更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培育县域经济,成为广东新的关键命题。千亿县的诞生,也将成为广东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里程碑。
赛迪顾问归纳了千亿县的六大典型发展模式。一是以昆山市、江阴市、慈溪市、义乌市等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驱动主导模式;二是以晋江市、南安市等为代表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产业集群驱动主导模式;三是以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为代表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融合驱动主导模式;四是以龙口市、胶州市为代表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传统产业升级驱动主导模式;五是以神木市、准格尔旗为代表的呼包鄂榆城市群资源驱动主导模式;六是以仁怀市为代表的核心企业驱动主导模式。
近年来,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快速发展,江苏省的园区经济、浙江省的块状经济以及福建省的民营经济均在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形成了重要的经验。
可见,城市群和都市圈已经成为推动千亿县诞生的重要因素,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三个都市圈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这方面当有所作为。
谁将成为广东首个千亿县?目前最接近千亿的博罗县和四会市,被视为最有希望率先突围的两个“种子选手”。
从总量看,博罗2023年GDP达838.9亿元,正进军千亿县“后备军团”,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也显示出很高的成长性。自2020年首次上榜赛迪全国百强县以来,博罗在榜单中排名连续进位——2020年,排名第93位,2021年,排名第89位;2022年,排名第81位;2023年,排名第69位;2024年,排名第66位。这也意味着,在5年时间里,博罗在百强县榜单中排名跃升了27位。百强县排名晋升至中游,映证着博罗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与同处中游的百强县市相比,博罗二产占比明显较高,投入力度领先,科技创新水平位居前列。
从地理区位上看,博罗地处深圳都市圈,又紧邻广州都市圈,承接两大都市圈的辐射带动和要素流通,在两大三万亿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中将迎来更大的机遇窗口。
陈鸿宇认为,博罗有着良好的空间条件和资源禀赋,但人均GDP不够高,主导产业不够强,未来应更注重“先立后破”,对内,要加强延链补链强链,补齐产业结构短板;对外,要破除思想藩篱,利用邻近广深莞的区位优势,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借助都市圈打开更大经济发展格局。
今年以来,博罗全面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规划了现代农业产业链(食品产业链)等9条重点产业链,由县领导牵头,重点培育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这些百亿级的产业,也将累加成为博罗冲刺千亿县的关键力量。
今年首次闯入百强县榜单的肇庆四会市,2023年经济总量达759.15亿元,人均GDP超过11万元,远高于博罗县。发力强链工程,四会全力打造金属深加工、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绿色建材等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365best,今年上半年,四会市产业集群完成总产值384.6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83.6%。这对于广东中部地区培养县域经济同样带来很好的启示。
在胡刚看来,四会邻近广佛,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广东西南部的枢纽门户。“要守住枢纽门户的位置,引导更高端的产业要素集聚,才能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冲刺千亿的势头。”
作为广东千亿县的“后备军”,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发达的博罗和四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均更偏向赛迪概括的沿海城市群产业集群驱动主导模式。这一模式下,福建省晋江市作出了表率。这些年,晋江培育出纺织服装、制鞋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孵化出本土上市公司50家,市值近5000亿元。凭借649平方公里和200余万常住人口,晋江贡献了超7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县第三。
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孕育着千亿级的经济体量。广东县域经济的核心在产业,关键在于把县域重塑为高质量的产业阵地,培育优势产业,实现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在更高的层次和位阶上的平衡365best。